国家宗教政策法规: 更多 >

佛教故事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首页 -> 初入佛门 -> 佛教故事 -> 正文

一钵千家饭 孤身万里游(四)

  • 来源:

  • 日期:

    【2015-11-10 09:54:48】

  • 共阅:

    4936次

严为己任,讲经传戒,参禅说教,发扬了华严精义之大德。
佛法要教化一切有情,莫不先端正自己,用自己的“诚”与“正”来降服他人。一次,有一位老居士听信别人的传言,竟闯入他的房中,打了他一巴掌。当时应慈法师正在读经,这突兀而来的一巴掌,把他戴的帽子都打了下来,他看清了来者是谁后,弯腰从地上拾起帽子,戴好了,继续看他的经书,这反而使该居士尴尬无比,无法下场。过了一段时间,等事情弄清楚了,这位居士又登门谢罪,请求忏悔。应慈法师宽宏大量,笑着说:“不知不罪,知错认罪,难能可贵。”
应慈法师曾经富贵,又考取过秀才。然一旦入佛,却早把权利、地位、金钱视作浮云流水,身外之物。世间苦,做人亦苦,离弃红尘的羁绊归于佛门,依然无法弃离与回避做人。成佛也正是从做人始的。佛教的教育不只是教人们去如何了生脱死,列是教人去如何包容人,以不生计较之心,看轻自己的,故应慈法师能面对居士的侮辱不惊不怒,从容处之,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高人之处。法师一生高风亮节,于名于利也极为洒脱。
他一生不贪图名利,也不巴结权贵,惟以自己的苦心修行来证得菩提。所以,法师在社会中立身严正,用他自己的话说,就是“宁愿终身入忧苦,不将佛法作人情。”他所关心的是国家的强盛,人民的安乐,伤心国家之不治,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所以他说:“吾不禁为人道忧,更不禁为国家忧。”应慈法师深知众生很苦,所以,自己的生活非常俭补,要求僧众发扬百丈禅师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的优良传统,痛斥不上求下化,不策励修持的享受派,提倡勤俭节约。他终年穿的是粗布衣服,吃得是普通蔬菜。法师注重戒律,也有一个规矩,吃饭时不准讲话。一次,他与弟子一起吃饭,弟子们你言我语,讲个不停,应慈法师一言不发、默默站起来,提笔写了一首诗,批评吃饭时讲家常话的不良习惯。自此以后,弟子们吃饭再也不讲家常话了。
法师平时待人随和,但严守佛礼,依教奉行,毫不苟且,风骨嶙峋。民国元年,他和月霞法师经人介绍在上海的哈同华严创办华严大学。在这里,他除讲授佛学外,每日还坚持修习禅定。后来,园主人罗迦陵要法师们于每月农历初一、十五日给主人做礼拜。应慈法师与月霞法师坚持出家人不应向在家人礼拜的原则,愤然离开上海,到杭州继续办学。
法师在出家前,因曾修儒学,所以对此有较深的根基。出家后在讲经说法之时,常融儒入佛,要求学



官方微信

Copyright©2009-2017 Bao tong temple All Rights Reserved. 宝通禅寺 版权所有
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鄂(2022)0000079

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52号 鄂ICP备10018908号-1
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549号    客堂电话:027-87884539    技术支持:武汉丰网